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06 lines (66 loc) · 8.22 KB

1-如何挑选命中率高的好工作.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06 lines (66 loc) · 8.22 KB

如何挑选命中率高的好工作

  • 要搞清楚正确的求职流程。找工作可不是拿旧简历改一改,去各大网站猛投就可以了。投什么公司、投什么岗位、什么时间投、用哪份简历都是有讲究的;
  • 告诉你怎么去找好公司好岗位。大家都知道BAT是好公司,也知道清华北大是好大学,但不是每个高考生都能考上,报志愿的时候我们还要避免撞车,找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希望你能理解到这一层,我的方法是教你挑选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样命中率才会高。

简单提几个准备简历和面试的要点,后面我们详细展开说。先来看第一点。

imag13

正确的求职流程是怎样的?我们先以高考为例思考一下。

寒窗苦读十余载,一朝考场分高低。每年6月7、8号考生都要经历惨烈的文理考试,考完之后就要经历估分、选学校选专业、填志愿这些环节,不知道现在政策有没有更新,14年前我是这样过来的。前面说到填志愿要避免撞车,那就要预估分数线、预估会有多少人和你报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预估自己能考多少分。

高考这么小心翼翼,换到职场里你怎么就随意了呢?我相信在很大概率上,考大学考研究生最后还是为了一份好工作,而且职场发展的好坏更能决定你将来的上升空间。

那我们把这套高考的思路转换到找工作上面,高考里考试和估分就相当于做自我评估,选学校选专业就相当于明确求职方向和寻找感兴趣的公司、职位,最后填报志愿就相当于你投递简历。

这么一比较,好像没有准备的求职就像耍流氓。

自我能力评估

  • 我会哪些技术语言
  • 我的日常工作是什么
  • 我最喜欢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 我参与过哪些项目,有没有带过团队
  • 我处理过哪些bug,解决过什么问题
  • 我思考过哪些优化方案
  • 我通过哪些平台(书籍)学习成长
  • 我有没有做过分享(出书,公众号,论坛,GitHub,线下活动)

别着急,我们来踏出第一步:做自我能力评估。

学计算机的不一定做程序员、学外语的也不一定当翻译、学师范的也不一定当老师,有的人工作几年之后也可以跨行业跨岗位工作,所以在你选定求职道路或者说找职业使命之前,可以做一些专业测试来了解自己,比如霍兰德、DISC、MBTI、PDP、九型等等,在百度都可以找到,这些测试可以从潜在性格层面帮助你选适合的方向。

那我们以技术岗为例说说专业能力方面怎么来评估。我这里列出了8点,你可以在小本本上按照这些维度写一写,这个阶段不需要包装,直接列出事务就可以:

如果是初入职场的同学,还没明确职位方向,可以着重分析这几点:

  • 你用的是哪门技术语言;不同的互联网公司用的主流语言都不同,像拉勾用的是Java;搞清楚对口的语言,对于程序员找工作也很重要;
  • 你平时工作都做什么,当然不能简单成几个字写代码,查bug,后面的课程会教你如何来描述;
  • 你比较喜欢什么方面的工作,比如喜欢交流解决方案、探讨新技术、比如喜欢清理bug、喜欢思考优化方案等等;这些可以方便你总结出对找工作有帮助的个人评价;

如果你已经在互联网工作过一段时间,除了上的一些,还可以侧重于:

  • 有没有做过公司级项目;项目可以尽量从不同的技术栈或者能力点出发,挑几个突出的;
  • 处理过什么公司产品级难题或者bug,有没有带领过团队;
  • 平时都怎么学习提升自己,有没有做过任何形式的分享;

以上这些都是面试官比较看中的能力点。全部写出来的好处是,一方面知道自己水平如何,一方面知道短处在哪里,需要补什么

imag14

第二点,你需要知道到底哪个岗位才是适合你的。这个环节适用于所有应届生或者初入职场的同学来参考。

如果你大概圈定了一个范围,可能有2-3种岗位都可以做,选哪个呢?这里教你一个明确意向的100sense法。

  • 锁定1个或者几个意向岗位;
  • 去拉勾,Boss招聘找10个同一个岗位的职位描述,hr叫做jd;
  • 统计出现频率最高的能力关键词;
  • 将能力关键词与前面自我评估清单做比较,是不是大多数都匹配;

这个部分有点耗时,但是对找方向非常有效。

imag15

第三个点,假设你已经明确了求职方向,可以前往招聘网站搜索几个心仪公司,看看是不是在招你想做的岗位。

心仪公司怎么选呢?

  • 首先,看是不是你感兴趣的领域,互联网行业作为一个统称,可以分很多领域,比如电商、游戏、金融、o2o、视频直播、社交、知识付费等等;
  • 其次,找到几个领域里比较心仪的公司之后,去调研一下这些公司都有哪几条业务线,核心业务上是不是在招人; = 然后再看岗位招聘条件你都满足吗?哪些是你可以胜任的,大概占比多少?如果能力匹配度大于80%,那就放心大胆的投递,如果低于60%,你可能就要降位,比如找同领域在名声、规模、融资稍微低一个层级的公司,为1-2年之后可以进入心仪公司做准备。 如果缺失的能力可以快速习得,那我建议你可以考虑报个班或者去哪充电一下,也许还有机会冲击。为什么要强调快速呢?因为职位发布是有周期性的,同时还有很多人和你竞争,准备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尽量不要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轻易投递心仪公司,有的公司会有记录存档,曾经有过淘汰记录,不利于今后的求职。

imag16

接下来,你还需要知道什么样的技术岗位值得投递。

看到这个坐标象限。按公司维度划分成一线公司、普通公司,这里可以放宽松一点,比如你听说过的互联网公司都算一线公司,没听说的或者外包类型的算普通公司;按业务维度可以分成核心业务和边缘业务或者完全不知道的新业务。

一线公司的核心业务一定是首选,也是求职者最多的,如果你的能力非常优秀可以尝试;

一线公司的边缘业务或者新业务也是可以的,进入大厂就是给自己的背书,说不定哪天有机会调岗,也可能有新业务做起来了就变成了核心业务;

普通公司的核心业务也可以选择,但是你要知道现在的工作都是为了下一份工作蓄势。在你熟练掌握核心业务工作能力之后又没有更高的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线公司的机会;

普通公司的边缘业务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在你感觉到进入舒适区而且没什么横向和纵向发展的时候,那就可以考虑跳槽了。

高效准备简历、面试

  1. 简历要注意区分两点:工作经验、项目经验
  2. 用STAR法则描述工作结果(业绩)的内容,效果如何,具体数字
  3. 工作经历很丰富时,挑“最契合”目标岗位填写
  4. 根据心仪岗位多准备几份简历
  5. 不要编造年限,假经验。

最后第四点,稍微提一下几个准备简历和面试的要点,后面的课程我们再详细展开。

  • 技术简历也要清楚的区分工作内容和项目内容,很多人会混为一谈,工作经验一笔带过,项目经验却准备了7-8个,以为自己很厉害,其实简历早被pass了;
  • 工作经验、项目经验里缺失工作效果、结果的体现,是大多数人简历不受青睐的原因,这里要用star法则来弥补
  • 如果经历很多很丰富需要都列出来吗?完全没有必要,举一个例子,你求职 java 岗,投递的简历中只需要体现你 java 能力有多牛,完成过哪些使用 java 技术栈的项目就好了,当然辅助提一下自己其他哪些语言用来辅助也不错,但不要大篇幅; 所以第4点,如果你的心仪岗位很多,那么就多准备几份简历,每个简历都要有不同的侧重点

最后再强调一下,不要造假,很容易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