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37 lines (246 loc) · 9.33 KB

1.2.1 相机模型—内参、外参.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37 lines (246 loc) · 9.33 KB

相机模型-内参、外参

针孔相机模型,包含四个坐标系:物理成像坐标系、像素坐标系、相机坐标系、世界坐标系。

相机参数包含:内参、外参、畸变参数

一、 内参(Intrinsics)

图1. 坐标系关系

物理成像坐标系: $O'-x'-y'$

像素坐标系: $O-u-v$

相机坐标系: $O-x-y$

世界坐标系: $O-X-Y-Z$

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点 $P[X,Y,Z]^T$ ,通过相机坐标系下的光心 $O$ 投影到物理成像平面上的 $P'[X',Y',Z']^T$ ,对应到像素坐标系下的 $[u,v]^T$

由相似三角形可以得到:

$$ \frac Z f = -\frac X {X'}=-\frac Y {Y'} $$

带负号是因为小孔成像成的是倒像。为了简化模型,可以把物理成像平面看作为放到了相机的前方,这样可以直观的认为成立的正像(虚像),如下图2:

图2. 小孔成像

可以得到:

$$ \begin{align} \frac Z f = \frac X {X'}=\frac Y {Y'} \end{align} $$

$$ \begin{align} X'=f\frac X Z \end{align} $$

$$ \begin{align} Y'=f\frac Y Z \end{align} $$

从物理成像坐标系到像素坐标系之前,相差了一个缩放平移。缩放是因为两个坐标系之前的表示的单位长度不一致,平移是因为两个坐标系的原点不一致。

假设,像素坐标在 $u$ 方向上缩放了 $\alpha$ 倍,在 $v$ 方向上缩放了 $\beta$ 倍,同时,原点平移了 $[c_x,c_y]^T$ 。那么点 $P'[X',Y',Z']^T$ 与像素坐标系下 $[u,v]^T$ 的关系为:

$$ \begin{cases} u=\alpha X'+c_x \\ v=\beta Y'+c_y \end{cases} $$

$$ f_x = \alpha f $$

$$ f_y = \beta f $$

$$ \begin{cases} u=f_x \frac XZ + c_x \\ v=f_y \frac YZ + c_y \end{cases} $$

其中,变量的单位$f \rightarrow mm ; \alpha, \beta \rightarrow 像素/mm; f_x,f_y \rightarrow 像素$。将坐标进行归一化,写成矩阵形式,并对左侧像素坐标进行齐次化,方便后面的运算:

$$ \begin{bmatrix} u \\ v \\ 1 \\ \end{bmatrix} = \frac 1Z \begin{bmatrix} f_x &0 &c_x \\ 0 &f_y &c_y\\ 0 &0 &1 \\ \end{bmatrix} \boldsymbol{P} \overset{\triangle}{=} \frac1Z \boldsymbol{KP} $$

$$ {Z}\begin{bmatrix} u \\ v \\ 1 \\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f_x &0 &c_x \\ 0 &f_y &c_y \\ 0 &0 &1 \\ \end{bmatrix} \boldsymbol{P} \overset{\triangle}{=} \boldsymbol{KP} $$

把中间的量组成的矩阵称为相机的内参矩阵(Camera Intrinsics) $\boldsymbol K$

(一) 内参矩阵参数获取

图3. 简化相机

图像大小 $[w,h]$ ,单位 $pixel$ ;相机焦距 $f$ ,单位 $mm$ ;视场角 $FOV-\alpha$ ,单位弧度;像素单元长度 $\mathrm{d}x,\mathrm{d}y$ ,单位 $mm/pixel$ ;内参 $f_x,f_x $,单位 $pixel$

$$ \boldsymbol{f_x=\frac f{\mathrm{d}x}} $$

$$ \boldsymbol{f_y=\frac f{\mathrm{d}y}} $$

$$ \boldsymbol{c_x=\frac w2} \ (假设相机主点在图像中央) $$

$$ \boldsymbol{c_y =\frac h2} \ (假设相机主点在图像中央) $$

$\boldsymbol {f_x}$就相当于用 $x$ 方向的像素数去量化物理焦距 $f$

$\boldsymbol {f_y}$就相当于用 $y$ 方向的像素数去量化物理焦距 $f$

图4. 像素数去量化物理焦距

1. 已知相机的硬件参数求内参

相机的内参出厂后就是固定不变的,如果知晓相机的出厂参数,可以计算相机的内参。

如成像传感器是 $m\times n(\mu m)$ ,图像尺寸是 $w\times h(pixel)$ ,那么图像像素单元就是

$$ \mathrm{d}x=\frac mw(\mu m/pixel) $$

$$ \mathrm{d}y=\frac nh(\mu m/pixel) $$

$$ c_x=\frac w2 \ c_y =\frac h2 $$

如果 $\mathrm{d}x=\mathrm{d}y$ ,则图像像素单元是一个正方形,此时 $\boldsymbol {f_x=f_y}$

如果 $\mathrm{d}x \neq \mathrm{d}y$ ,则图像像素单元是一个矩形,此时 $\boldsymbol {f_x \neq f_y}$

如成像传感器是 $2000\times 1000(\mu m)$ ,图像尺寸是 $1000\times 500(pixel)$ ,那么图像像素单元就是 $\mathrm{d}x=\mathrm{d}y=2(\mu m/pixel)$$c_x=500,c_y=250(pixel)$

2. 求视场角 FOV

这里只是求水平方向上的 FOV,垂直方向上的 FOV 求法和水平是一致的。

(参考图3)其中,成像传感器是 $m\times n(\mu m)$ ,图像尺寸是 $w\times h(pixel)$ ,像素单元 $x$ 轴方向长度 $\mathrm{d}x=\frac mw(\mu m/pixel)$ ,可以看到:

$$ \begin{align} \tan({\frac {\alpha}2} \cdot \frac {\pi}{180} ) = \frac {m/2}{f} \end{align} $$

$$ \begin{align} FOV=\alpha =2\arctan(\frac {m/2}{f}) \cdot \frac {180}{\pi} \end{align} $$

$$ m =w\cdot \mathrm{d}x $$

$$ FOV=\alpha =2\arctan(\frac {w\cdot \mathrm dx/2}{f}) \cdot \frac {180}{\pi} $$

$$ f_x = \frac f{\mathrm dx} $$

$$ \begin{align} FOV=\alpha =2\arctan(\frac {w}{2f_x}) \cdot \frac {180}{\pi} \end{align} $$

如果已知相机传感器尺寸,通过公式 (5) 可以计算出相机的视场角 $FOV$

如果已知相机内参,通过公式 (6) 可以计算出相机的视场角 $FOV$

3. 通过 FOV 计算内参

由公式 (6),可得:

$$ \frac{w}{2f_x} = \tan(\frac {FOV}{2} \cdot \frac {\pi}{180}) $$

$$ f_x = \frac w{2\tan(\frac {FOV}{2} \cdot \frac {\pi}{180})} $$

$$ f_y = \frac h{2\tan(\frac {FOV}{2} \cdot \frac {\pi}{180})} $$

如果 $\mathrm{d}x=\mathrm{d}y$ ,则图像像素单元是一个正方形,此时 $\boldsymbol {f_x=f_y}$$\boldsymbol {c_x=\frac w2 }$$\ \boldsymbol {c_y =\frac h2}$

二、 外参 (Extrinsics)

相机外参的逆矩阵被称为camera-to-world (c2w)矩阵,其作用是把相机坐标系的点变换到世界坐标系。因为NeRF主要使用c2w,这里详细介绍一下c2w的含义。c2w矩阵是一个4x4的矩阵,左上角3x3是旋转矩阵R,右上角的3x1向量是平移向量T。有时写的时候可以忽略最后一行 [0,0,0,1] 。c2w矩阵的值直接描述了相机坐标系的朝向和原点:

$$ \left[ \begin{matrix} R & T \ 0 & 1 \ \end{matrix} \right]

\left[ \begin{matrix} r_{11} & r_{12} & r_{13} & t_1 \ r_{21} & r_{22} & r_{23} & t_2 \ r_{31} & r_{32} & r_{33} & t_3 \ 0 & 0 & 0 & 1 \ \end{matrix} \right] $$

$$ \left[ \begin{matrix} R & T \ \end{matrix} \right]

\left[ \begin{matrix} r_{11} & r_{12} & r_{13} & t_1 \ r_{21} & r_{22} & r_{23} & t_2 \ r_{31} & r_{32} & r_{33} & t_3 \ \end{matrix} \right] $$

式1. c2w矩阵

具体的,旋转矩阵的第一列到第三列分别表示了相机坐标系的 X, Y, Z 轴在世界坐标系下对应的方向;平移向量表示的是相机原点在世界坐标系的对应位置。

图5. c2w矩阵含义

相机内参描述的是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点到像素坐标系下的对应关系,上文内提到的 $\boldsymbol P$ 也是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点。相机在三维空间中运动,记点 $\boldsymbol P$ 在世界坐标系下的点为 $\boldsymbol P_w$ ,在相机坐标系下的坐标为 $\boldsymbol P_c$

相机在世界坐标系下的位姿,由相机的旋转矩阵 $\boldsymbol R$ 和平移向量 $\boldsymbol t$ 来描述。此时有( 以下用$\boldsymbol{T_{3\times4}}$ 代表 $[R \ \ T]$ ):

$$ {Z} \cdot \boldsymbol {P_{uv} |_{3\times1}} $$

$$ {= Z} \cdot \left[ \begin{matrix} u \\ v \\ 1 \\ \end{matrix} \right] $$

$$ {=} \boldsymbol{K} (\boldsymbol{RP_w+t}) $$

$$ \begin{align} {=} \boldsymbol{K_{3\times3}} \cdot \boldsymbol{T_{3\times4}} \cdot \boldsymbol{{P_w} \ _{4\times1}} \end{align} $$

两侧都是齐次坐标,同时因为齐次坐标乘上非零常数后表达同样的含义,所以可以简单地把Z去掉:

$$ \boldsymbol {P_{uv}= KTP_w} $$

但这样等号意义就变了,成为在齐次坐标下相等的概念,相差了一个非零常数。为了避免麻烦,我们还是从传统意义下来定义书写等号。

式 (7) 表明,我们可以把一个世界坐标点先转换到相机坐标系,再除掉它最后一维的数值(该点距离相机成像平面的深度),这就相当于把最后一维进行了 归一化处理 ,得到点 $P$ 在相机 归一化平面 上的投影:

$$ (\boldsymbol {RP_w+t}) \ \ \ \ {=} \ \ \\ [X,Y,Z]^T \ \ \ \to \ \ \ \\ [X/Z,Y/Z,1]^T \\ \ \ \ \ ({相机坐标} \ \ \to \ \ {归一化坐标}) $$

归一化坐标 可以看成相机前方 $Z=1$ 处的平面上的一个点,这个 $Z=1$ 平面也称为 归一化平面 。归一化坐标左称内参 $\boldsymbol K$ 就得到了像素坐标,因此可以把像素坐标 $[u,v]^T$ 看成对归一化平面上的点进行量化测量的结果。

同时可以看到,如果对相机坐标同时乘上任意非零常数,归一化坐标都是一样的,也就是 点的深度信息在投影的过程中丢失了 ,所以在单目视觉中没法得到像素点的深度值。

通过最终的转换关系来看,一个三维中的坐标点,的确可以在图像中找到一个对应的像素点,但是反过来,通过图像中的一个点找到它在三维中对应的点就很成了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等式左边的 $z_c$(深度值)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