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聊天机器人:神经对话模型的实现与技巧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parent directory

..
 
 

Table of Contents generated with DocToc

Sequence-to-Sequence 模型

模型流程

input_text =>
encoder =>
decoder =>
target_text

Seq2Seq模型流程伪代码(python)

训练时:

# 这两条是训练数据
input_text = ['A', 'B', 'C']
output_text = ['D', 'E', 'F']

# 计算encoder的状态
encoder_state = encoder(input_text)

output_text_with_start = ['<SOS>'] + output_text
output_text_with_end = output_text + ['<EOS>']

output = []
decoder_state = 0
for decoder_input, decoder_target in zip(
    output_text_with_start, output_text_with_end):
    # decoder_state 相当于每轮都会更新
    # 根据不同策略,最开始可以是 0 (例如是一个全 0 向量的状态)
    # 然后每轮结束后,decoder_state 也会更新
    decoder_output, decoder_state = decoder(
        encoder_state, decoder_state, decoder_input)
    output.append(decoder_output)

    # 收集loss
    loss = loss_function(decoder_output, decoder_target)
    # 第一个 loss 实际上相当于概率 P('D'|'<SOS>') 的损失函数
    # 也就是给decoder输入最开始字符'SOS',给出句子的第一个词'D'的概率,依次还有:
    # P('E'|'D')
    # P('F'|'E')
    # P('<EOS>'|'F')
    # 也即是我们分别喂给decoder: '<SOS>', 'D', 'E', 'F'
    # 我们希望它的输出是: 'D', 'E', 'F', '<EOS>'

"""
decoder(encoder_state, decoder_state, '<SOS>') -> 'D'
decoder(encoder_state, decoder_state, 'D') -> 'E'
decoder(encoder_state, decoder_state, 'E') -> 'F'
decoder(encoder_state, decoder_state, 'F') -> '<EOS>'
output == ['D', 'E', 'F', '<EOS>']
"""

预测时

# 这是用户输入数据
input_text = ['床', '前', '明', '月', '光']

# 计算encoder的状态
encoder_state = encoder(input_text)

# 第一个输入到decoder的字,是我们预设的'<SOS>'
# 而后续输入到decoder的字,是上一轮decoder的输出
last_decoder_output = '<SOS>'
output = []
decoder_state = 0
# 如果句子太长了,就是说预测句子结尾可能已经失败了
# 则退出预测
# 也就是循环最长也就是output_length_limit
for _ in range(output_length_limit):
    # decoder_state 相当于每轮都会更新
    decoder_output, decoder_state = decoder(
        encoder_state, decoder_state, last_decoder_output)
    output.append(decoder_output)
    # 更新 last_decoder_output
    last_decoder_output = decoder_output

    # 如果察觉到句子结尾,则直接退出预测
    if decoder_output == '<EOS>':
        break

另一种解释

['床', '前', '明', '月', '光']这个输入,构成了encoder_state, decoder相当于是构建一个函数关系:

下文=>是指左侧到右侧的单向函数映射

encoder(['床', '前', '明', '月', '光']) => encoder_state

decoder(encoder_state, ['<SOS>']) => '疑'
decoder(encoder_state, ['<SOS>', '疑']) => '是'
decoder(encoder_state, ['<SOS>', '疑', '是']) => '地'
decoder(encoder_state, ['<SOS>', '疑', '是', '地']) => '上'
decoder(encoder_state, ['<SOS>', '疑', '是', '地', '上']) => '霜'
decoder(encoder_state, ['<SOS>', '疑', '是', '地', '上', '霜']) => '<EOS>'

与神经机器翻译的异同

神经对话模型最开始就来源于对神经翻译模型的思考,但是他们有很多不同之处。

embedding不同

神经翻译模型因为是从一个语种到另一个语种的翻译, 所以encoder和decoder的embedding往往是不同的。

例如翻译数据中,英文我们取10万个词,法文取10万个词, 我们需要建立的是两个10万的embedding, 或者一个20万的embedding。

而神经对话模型里,因为输入和输出都是一个语种, 也就是只有英文到英文、法文到法文,所以encoder和docoder 可以共用一个10万个词的embedding。

结果重复性不同

神经机器翻译往往是一对一的映射,一句话对应一句话,例如:

hello <> 你好
bye <> 再见

也就是说输入与输出都是唯一对应的输出,或者近似对应的输出,虽然也可能一句话、或者一个词有多个翻译:

hi <> 你好
hello <> 你好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会太多,而对话模型这种问题更普及,例如可以:

你好吗? > 烦着呢别理我
今天我们去哪玩? > 烦着呢别理我
我们去吃牛排吧 > 烦着呢别理我
你知道qhduan吗 > 不知道
你知道qhduan是帅哥吗 > 不知道
你知道龙傲天吗 > 不知道

上面的情况实际上在统计意义上是出现的。 这也导致对话模型更容易出现“I don't know”问题, 也就是模型更容易学会更好回答而不犯错的答案,任何问题都回答“我不知道”就行了,或者类似的简单回复。

所以后续的一些文献更看重神经对话模型的diversity,也就是结果多样。

对称性不同

神经翻译模型有对称性,例如

en_zh(hello) = 你好

zh_en(你好) = hello

即有:

zh_en(en_zh(hello)) = hello

也就是平行语料之间有对称性,但是聊天的上一句下一句是没有的:

假设我们有:

chat(你是谁) = 我是你哥哥

但我们不能说:

chat(chat(你是谁)) == 你是谁

chat(我是你哥哥) == 你是谁

语料不同,与所产生的问题

神经机器翻译依赖平行语聊,即统一意思的一句话。 例如代表某个意思的一句话,有中文表示也有英文表示,那么这两句话的意义是平行的。

神经对话的模型的来源不是平行预料, 早期研究的大部分语料是来自电影字幕。 (例如来自OpenSubtitles)

后续的来源也有:ubuntu系统的系统客服的语料、来自社交媒体的语料,等等。

神经机器翻译的语料,往往可靠性更容易控制,因为一句“hello”,不太可能有多种翻译。而神经对话模型,有人开头一句“你好”之后,很大概率之后的回答,并不是回一句“你好”,因为很正式的回答语料很少。 而社交媒体之类的,更容易产生很发散的语料,这导致神经机器对话的语料质量普遍不高。

另一方面,电影字幕语料有天然的缺陷, 例如不好确定发言人,例如连续两句话很可能是同一人连续说的,因为长度问题分割为两句; 话题转换导致上下文没有相关性; 或者是两个不相干的场景说导致上下文相关性判断错误(即便在时间上接近)。 这些问题同样也导致了语料质量不高的问题。

评价标准问题

神经机器翻译的主要评价标准可以分为机器评价和人工评价。 机器评价普遍使用BLEU值进行估算。人工评价则是人工打分。 BLEU是一种自动机器评价算法,一些文献表示,BLEU分数与人类对翻译质量的判断高度相关,即BLEU高,翻译质量越高(在一定统计意义上)。

虽然对于神经机器翻译模型,BLEU也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可总体来说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针对神经对话模型,BLEU就更加不是一个好的评价模型了, 后续一些文献反而针对Diversity等其他指标评价模型好坏。

有大量的对话机器人文献,都采用了人工评价, 当然这也显著提高了成本。 很多文献彻底放弃了机器评价。

技巧与提高(trick)

一些模型的普遍技巧,例如: Attention机制, Residual RNN 机制, Dropout 机制, 在此不介绍。

抗语言模型与互信息模型

在文献 Li et al., 2015 中提到,可以通过加入抗语言信息或者互信息来提高结果的BLEU和Diversity。

假设我们训练语料的第一句话是S,而其他人的回复是T,例如:

S:你今年几岁了?
T:野原新之助,5岁!

一般来说我们所训练提高的概率就是P(T|S),损失函数log(P(T|S))

抗语言(anti-language)损失函数

log(P(T|S)) - log(P(T))

也就是我们在提高P(T|S)的同时,需要抑制P(T)

解释是:如果T是经常出现的句子,例如“我不知道”, 那么P(T)就会很高。 所以我们需要人为降低P(T)出现的概率。

互信息损失函数

log(P(T|S)) + log(P(S|T))

解释是:提高S与T的相关性。如果T是与S完全无关的回复,例如“我不知道”,那么P(S|T)的概率就会很低,即相关性很低。 我们的目的是奖励S与T相关性(互信息高)的训练数据。

BTW:文献中结论为,抗语言模型比互信息模型的diversity高,而互信息模型的BLEU更高。

反转技巧

有很多文献指出,把输入语句反转, 可以提高Seq2Seq模型的准确度。

即不再按“床前明月光”这个顺序喂给encoder, 而是按照“光月明前床”这个顺序。

理由一般认为是,一句话的开头的信息量更高,而反向输出会让RNN模型更重视开头。 因为RNN,尤其是门模型,先输入的信息会经过数次遗忘门的迭代,所以越后面的输入反而遗留信息越多。

强化学习

我们设计一些特征可以计算出某种Reward, 例如:T与S相似度太高,则Reward低; T与S的互信息太少,则Reward低。

然后通过log likelihood trick, 使用Reward修正每次更新loss时的权重, 则可以提高模型效果。

也就是高Reward的训练loss更高,让模型更倾向于学习高Reward的训练语料。

参考Li et al., 2016

对抗学习

假设我们设计一个分类器,可以分出哪些是机器的回复、 哪些是人的回复。 例如分类器学习到,机器更倾向于老回答“我不知道”, 所以会给类似“我不知道”这样的回答以较低概率是人说的。

然后就可以计算出一个对于问句质量的近似打分, 越接近人的回复则Reward越高,越接近机器的回复则Reward越低。 通过log likelihood trick对loss进行修正, 则可以提高训练效果。

参考Li et al., 2017

TFIDF技巧

如果S中TFIDF相对整个batch来说的信息量较低, 则降低这些S的权重

上下文相似技巧

降低T与S太相似的训练集权重。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embedding之后的T与S的cosine距离。

分组技巧(buckets)

把要输入decoder的数据,根据不同长度分组。 例如15个字长的一组,610长度的一组,11~15长度一组。

这样的好处至少有: decoder时的RNN解码长度在每个batch中是差不多的, 提高整体运算效率。

decoder的RNN是可以并行运行的, 如果batch数据中的解码长度不一致, 那么解码时间必然以最长的解码长度为准, batch中长度很短的数据会很快解码完, 但是从系统运行效率上,还是要等待长的数据解码完才能完成整个batch的decoder解码运算, 这样无形的消耗了一定效率。

工程级实战参考与提高

训练不同情绪的bot

假设我们有了一个语料的情绪分类器(sentiment classifier)

那么我们可以把语料分为不同的情绪, 然后结合一些trick, 例如给训练数据添加一些标签,例如:

S: [happy] 你 好
T: 你好啊!偶好开心!

S: [sad] 你 好
T: 哦……你来啦

S: [angry] 你 好
T: 你滚啦!

这样把标签后的数据输入一个模型训练, 使用时只要给用户的输入加入不同的标签, 则可以得到不同情绪的机器返回结果。

当然了,你也可以直接根据不同情感训练多个模型, 具体怎么做好需要实际测试。

训练不同人格特征的bot

其实和上面不同情绪的差不多,只是首先你要有不同人格的训练语料。

原文献中的是使用美国电视剧的剧本,已经标清楚了说话人是谁。

参考Nguyen et al., 2017

语料处理

  • 去除重复语料
  • 去除非目标文字语料
    • 例如中文训练集去掉句子中包含英文的语料
  • 去除太短的语料
  • 去除太长的语料
  • 去除特殊符号太多的语料
  • 尝试从更多资源获取语料:电影、小说、社交媒体、剧本,请使用合法来源……嘿嘿
  • 去除特定实体太多的语料,例如包含人名的语料可能不适合

将语料分类,训练多个模型

把语料根据来源或者语料本身, 使用某种无监督聚类机制来把语料分类。

例如你的语料来自电影字幕, 可以根据这个电影的所有字幕来把语料无监督分类。 如使用简单的TFIDF算法,然后使用K-Means之类算法进行分类。 这样结果就是例如可以分为:动作片字幕、爱情片字幕、动作爱情片字幕……等等不同语料组。

然后用不同语料组内的语料来训练多个模型, 使用前预判哪个模型更优秀, 或者根据不同场景使用不同模型(使用某种Ensemble算法)。

如果可能的话,避免(现在)使用神经对话模型

如题 :)

请考虑传统技术,如AIML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