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Proposal] 添加中青在线报道《动辄约谈 高校信息公开还要迈过几道坎》 #612

Closed
1994sunshine opened this issue Apr 26, 2018 · 8 comments
Labels
enhancement New feature or request source/news

Comments

@1994sunshine
Copy link

中青报关于高校信息公开的新闻论述,好像没人发,我就发一下,有人可以把此篇新闻整理一下吗?https://info.3g.qq.com/g/s?aid=news_ss&docId=5472839322416165319&id=news_20180426007251&icfa=home_touch&f_pid=135&iarea=242

@1994sunshine
Copy link
Author

这篇新闻算是官方新闻了,可以放到code里面,

@gaocegege
Copy link

@gaocegege gaocegege added the enhancement New feature or request label Apr 26, 2018
@gaocegege
Copy link

http://news.cyol.com/yuanchuang/2018-04/26/content_17135068.htm

中青在线原稿出处

学者认为大学应敢于在公众眼皮底下做教育,不要动辄约谈申请人
问诊高校信息公开

@gaocegege gaocegege changed the title [Proposal]中青报关于高校信息公开新闻 [Proposal] 添加中青在线报道《动辄约谈 高校信息公开还要迈过几道坎》 Apr 26, 2018
@zjuchenyuan
Copy link

zjuchenyuan commented Apr 26, 2018

问诊高校信息公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卢义杰 实习生 杨慧彩 贾天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8年04月26日 05 版)

1524678526570_1
2014年教育部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视觉中国供图

  尽管时隔两年,一些研究者提起高校信息公开时,仍记得2016年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透明度指数报告》中一个戏剧化的结果:北大清华双双跌出前50名。
  “当时有很多议论,一些高校也不服气,认为自己是很好的学校,透明度怎么低了呢。媒体也来问我们。”项目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吕艳滨说,这些高校没公开教育部要求主动公开的一些事项,做得确实不到位,“可为什么还有异议呢?”
  这是一个与传统的高校评价体系不同的世界。在吕艳滨看来,建设世界一流高校,必须改变唯教育质量、唯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我们也要比拼治理水平,看能不能、敢不敢在别人眼皮底下做管理、做教育”。

  应该是“重要”并且“正常”的
  10年来,吕艳滨和同事们与信息公开打了不少交道。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社科院法学所此后发布了《中国地方政府透明度报告》,那时已有人注意到,条例提及,教育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取的信息的公开,参照该条例执行。
  一项如今才满8岁的制度产生了。2010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4年之后列举了《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以下简称“《清单》”)。社科院法学所的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随即选择了115所高校,将透明度评估也投向高等教育。
  几乎与此同时,21世纪教育研究院也进行了同类的评估。两家机构的调研结果都显示,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公开程度普遍好于其他高校,不过,一些传统顶尖名校反而不“顶尖”了。
  吕艳滨说,这个现象事关一种治理理念:“大学是不是把学生教好了就行?”
  在他看来,如今评判高校多看教育质量、科研成果、师资等,但忽略了高校治理水平。其实,公开透明是高校治理、社会治理非常重要的手段,“如果不公开透明,就可能有不规范的行为,或者虽然行为是规范的,但也容易引起质疑、影响其公信力”。
  作为两家机构的评估标准,教育部的《清单》包含10大类50条应主动公开的项目,小到奖学金申请规定,大到学术不端行为查处机制,甚至“涉及学校的重大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情况”,都位列其中。
  根据《办法》,除了这些,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还可根据自身学习、科研、工作等特殊需要,以书面形式向学校申请获取相关信息。
  事实上,向高校依申请公开的数量并不多。有研究者曾以部属高校中的74所为样本分析,发现他们2012~2013年度仅受理了99个申请,2014~2015年度也只有354个,平均每个学校不到5个。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进而统计这些高校2016~2017年度的信息公开年报发现,74所高校的受理数量仅为267个,有9所高校为零申请。
  多名研究者对记者分析,这并非民众缺乏信息需求,而是不少人不知道有这项权利,并且,在实践当中,少数申请者或是已和学校“闹得比较僵”,或有时被误解:他是不是和学校对着干?他是不是“刺儿头”?
  于是,制度“很重要”,权利行使“很正常”,成为受访高校信息公开制度研究者口中不约而同的高频词。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观察到,这几年,推进高校信息公开前进的主要力量,不是师生和普通民众,而是政府部门对公开的要求,以及媒体的不断呼吁。
  吕艳滨把高校信息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作了比较:在过去,许多人不知可申请公开,有的政府部门遇到突发事件、安全生产事故也捂着盖着;但现在,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政府越来越勇于公开了。
  “这需要转变过程。”他感到,尽管高校信息公开有诸多不足,但整体发展仍然向好。

  部分高校被指仍有防范心态
  这个新生的制度激发了诸多研究者的兴趣。2017年前后,与熊丙奇同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的副研究员喻恺,一度向397所高校递交了申请,要求公开学校年度受捐赠财产的来源、金额以及支出情况。
  这是一项同时列入《办法》和《清单》的内容,理论上高校应当主动公开,但陆陆续续收到的答复让喻恺和他的学生感到意外。
  喻恺在一篇论文里透露,397所高校当中,仅有101所给予了答复,其中同意公开的有96所,若再去掉未按《办法》要求在15个工作日内答复的高校,则只剩下92所。严格意义上,这次实验得到的公开率大约是23.2%。
  社科院法学所遇到的情况稍好一些。2015年,他们申请公开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校领导社会兼职情况,这同样是《清单》中应主动公开的内容。不过,179所高校里也只有将近一半予以答复。
  吕艳滨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回忆,当年寄出信息公开申请之后,有的地址无法寄达,有的寄到却无人查收,有的学校收了之后追问“你为什么要申请公开这个”,很多学校索性不答复,或答复了但回答得不理想。
  喻恺的经历也类似。他撰文批评部分高校“过度收集申请人信息”,比如,黑龙江某高校要求他们出具所在单位对申请人身份的证明,北京某高校的要求更多,包括告知研究的项目(课题)名称、编号、级别、批准单位及项目(课题)负责人等,而且还须加盖学校或学院公章。
  另一些高校的处理同样不规范,比较典型的是,山东某高校仅回电进行了口头答复,广东某学院要求喻恺团队来现场办理,而厦门某学院拒绝公开信息,理由为“无意参与研究”,并未意识到信息公开是一项义务。
  事实上,397所并非喻恺团队全部的调研样本。他们调研高校的数量是1219所,但在相关网站中提供了申请信息途径的仅397所。其余822所高校中,有627所未设立依申请公开栏目,195所虽设立了但链接无法访问。
  这些原本应主动公开的信息却屡请不出,熊丙奇分析称,原因之一在于部分高校带有“防范意识”。他认为,既然这些信息已是按规定必须面向所有人公开的信息,那就应该推定“没有任何申请人是别有用心的”,“申请是他的权利”,不该再纠结于申请人是谁、有何目的。
  “申请公开本身就很正常,但如果追问‘你想拿这个来干吗’‘想拿来做文章吗’,这不就异化了吗?大学出现了学术不端,你去申请信息公开,学校问‘你是不是对我们学校有意见’,一旦问你的动机,这同样也异化了。”熊丙奇说,这暴露了一些高校没有保障师生、社会公众充分的批评权利。

  申请背后的“私下沟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在申请受理之后,不少高校会提前分析和研判信息公开之后的影响,当出现敏感或负面事件的申请时此情况尤甚。一些教师还曾尝试在受理前后与申请人接触,但效果不一。
  一名在校大学生告诉记者,自己申请过学校某次“重大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情况”的信息公开,包括处理时的会议记录、政府部门的通报等。这无疑触动了学校敏感的神经,事后,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找他谈话了。
  “老师问我,为什么会作出这样一个选择,是什么样的考虑,我说了我的想法,他也谈了他的看法,说学校可能会有什么顾虑。他还记了我对学校工作的建议。”这名学生回忆,谈话是在一个相对轻松的场合,教师没反复纠缠,最终,公开申请也没被要求撤回。
  另一些大学生的境遇则很糟糕,有的教师与其长时间谈心到凌晨两点,有的则“邀请”家长到校商讨。这些做法迅速引起争议,反对者认为,这或将给学生无形中施压,暗示其应取消申请,一些长时间谈心还有变相限制人身自由之嫌。
  “作为老师,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其思想的波动、生活的状态,这也无可厚非,老师也有这个权利、义务和责任去做。”一名学者对记者分析,教师在合理限度内的关注或者适当引导,可以理解,但更重要的是,须切记申请信息公开是公民正常行使的权利,应该得到正常的回应。
  被谈心的不只是学生,一名曾举报并申请人事、财务方面信息公开的高校教师说,在他行动以后,学院有关负责人时常找他谈话,希望能在组织框架内解决问题,接着,学院还为他争取了一些项目进行“安抚”。
  不过,一些高校已开始重视前述“沟通”问题。某外语类院校校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学生的合理诉求,他们通常按流程向相关科室索要信息,之后直接给学生答复,“不会联系学院老师的”。
  但仍有部分高校的工作人员,试图将申请“降格”。得知学生申请可能涉及敏感信息时,有工作人员建议:“平时可以自己去××部门问一下。”
  吕艳滨认为,私下沟通可能停留在个人关系层面,而依申请公开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准确、权威的答案。有的高校“如临大敌”,可能是因为过去的管理不规范,有些决策过程、结果按照现在的标准不敢拿出来晒。
  在他看来,这不是学校特有的问题。过去,政府信息公开也存在类似现象,但现在政府意识到要公开,所以各方面开始努力做得更规范一些,“这是个阵痛,对高校也是”。
  “公开不只是揭家丑。”吕艳滨说,每个机构都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是怎么应对,“高校按照现有条件,处理好各方的关系,找到不足,甚至开诚布公地向师生、学生家长、社会说‘我有什么问题’‘我会怎样处理问题’‘我有哪些困难’,各方都会看到学校的自信和坦诚,反而有助于提升公信力。”

  学者呼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尽管是信息公开,但其实,一些申请者得到的答复,距彻底公开仍差最后一公里。一名大学生申请者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学校最终只口头宣读了答复结果,不提供纸质文件,并希望此事限定在申请者中知晓。
  受访的多名高校校长办公室工作人员则意见各异。有的坚称,不建议或不允许将得到的答复发布到社交网络上,更多的人对能否将其再传播表示不太清楚。
  部分校方的谨慎态度让这一举动更显敏感。“公开的,基本是没什么问题的信息;不愿意公开很详细的,肯定是经不起推敲的信息。”熊丙奇认为,久而久之,师生也会发现一个潜规则:能公开的都公开了,不公开的就是有难言之隐,再去申请,就是去触动它。
  局面慢慢微妙起来。熊丙奇分析,师生可以申请公开,但现实中,这个合法的程序有时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学校对师生的考评权,就会让部分师生心存顾虑,不能放手行使权利;一些个别极端案例中,甚至反过来调查申请者,“这就完全异化了”。
  “这里有制度的问题。”熊丙奇说,国家出台了诸多规定,高校信息公开比以前好多了,但是,通过行政部门推动的信息公开,虽有进步,但完成程度还是不够好。到最后,还是要实行现代大学制度,促进教授治校,“行政治校的情况下,师生申请公开的权利无法真正得到保护,因为是行政主导对你的各种评价、考核”。
  吕艳滨发现,目前对答复采取的救济方式还不够明确。比如,若对答复不满意可以向上级教育部门投诉,但能否申请行政复议,这就存在一点问题,“高校只在高等教育法等授权范围内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面对信息公开申请,其究竟是否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目前还不能说十分明确”。
  此外,一些法院也曾受理高校信息公开的案件,但属于民事纠纷还是行政纠纷,也有一些争议,下一步亦需在立法上完善。
  “更重要的是高校的评价体系:除了科研、教学、师资,有没有考虑到信息公开做得好不好,有没有把治理能力作为评价的要素?”吕艳滨说,如果行政管理部门评价高校的导向不改变,高校重视信息公开的程度也很难有实质性改变,“要让高校认识到‘管理水平高,才有可能成为好学校’,而管理的基础是公开,要让师生参与管理,实现共管共治,而不是管理层单方面的管理”。
  一名学生申请者也期待,通过申请信息公开能让学生和校方进行公开的良性互动,一起面对事件,“并不是逼校方说话”。同时,希望让更多人把这个制度当真,免于对参与公共事务的担心。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
  

@upofpurple
Copy link

被删了
中青在线,环球时报,不能和北大扳手腕啊

@vzxxbacq
Copy link
Collaborator

可以参考我该如何提供我掌握的信息进行提交

@1994sunshine
Copy link
Author

人民日报的社评没删,但是说的不痛不痒。中青报讲到点子上了,说的有理有据,要求信息公开是合法合规,而高校则是不合规,这件事暴露了法治建设还需贯彻到底,要全方位的深入人心才可以。

@vzxxbacq
Copy link
Collaborator

已添加,ref: #661
关闭这个issue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enhancement New feature or request source/news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5 participants